一个香粽 “果真”出圈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蒋幸端 通讯员叶浩佳

  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日前走访位于道滘镇的佳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佳美”)、聚上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上品”)等粽子企业,发现在坚守手工包粽的同时,该镇粽子企业不断创新推出新口味,引进自动化蒸煮设备为产线引“智”,助力裹蒸粽产业化。

  目前道滘镇粽子产业链企业超50家、年产量上千万只,从而让裹蒸粽突破地域限制走得更远,可谓“果真”出圈。

  道滘裹蒸粽带着水乡底蕴

  临近端午,道滘街头巷尾粽香浓郁,企业赶工包粽子、店铺备齐各色口味、礼盒包装琳琅满目……

  道滘裹蒸粽是东莞咸粽的一种,有着独特的水乡底蕴,《东莞风情录》的作者张铁文这样记述道滘裹蒸粽:主要是用料讲究,通常选用晚造糯米,自制咸蛋黄、五花腩肉、精选绿豆、湖南特产莲子、上等冬菇,佐料有蒜蓉、砂姜、茴香、八角、五香粉、白糖、淮盐等。由于配料较多,体形也比东莞城区粽稍大,自然青竹粽叶也要求特别大、好。它不用麻绳而用东莞咸草捆绑,包裹密实,久经滚煮保存时间较长。出炉时蛋香、肉香、米香、豆香融为一体,芬芳扑鼻、令人垂涎。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一个粽子就是一份传承。“祖辈都是做粽子的,历史就很久远啦。”济川食品有限公司是道滘当地的一家老店,其负责人唐振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用祖传手艺做传统粽子比较复杂,手工活比较累。”加上粽子的节日属性强,赶货时会干到半夜。

  “东莞水乡本土喜欢咸甜味的粽子,这些传统口味的粽子卖得很好。”据唐振锋介绍,东莞水乡片以外如寮步、常平等镇的群众则喜欢咸香味的粽子,因此该公司开发了基本不带甜味的蛋黄鲜肉粽,同时还开发了一些八宝粽、红豆粽、咸肉粽等。“我们的订单全部来自老客户,整体上以东莞市场为主。”他透露称,接下来也准备开发一些能赢得年轻人市场的产品,让企业转型升级。

  贴合市场需求大胆创新口味

  为了更好地贴合消费者需求,道滘人在粽子口味上不断推陈出新,如五香杂粮粽、黄金鲍鱼粽、水晶紫薯粽、紫米板栗粽等。

  佳佳美每年会推出3款新口味粽子,同时淘汰3款旧品,始终将产品线控制在23个品种左右。“如果过多会对生产线造成压力。”佳佳美总经理叶建均表示,针对外省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佳佳美创新推出梅菜鲜肉粽和酱香鲜肉粽,两款新品在中国创食展上首次亮相后反响热烈,成为吸引省外客户的重要抓手。

  聚上品也针对不同地域的消费偏好精准调整产品策略。如针对东北市场推出甜口的元气红枣粽,为川渝地区定制咸鲜风味的广式腊味粽,并通过客单定制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精准“拿捏”市场,让省外订单占比提升至四成。

  作为道滘粽子界的“新锐派”,东莞市莞瑞食品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将当地的裹蒸粽与来自意大利的黑松露酱大胆融合,让传统工艺与高端食材碰撞出新的火花,所开发出的商务礼品爆款备受欢迎,一个月热卖5000个。

  道滘人在粽子创新方面到底有多拼?从日前“十大道滘创意粽”的评选便可看出端倪。新鲜上榜的除上述黑松露鲜肉粽外,还有珧柱莲子腩肉蛋黄粽、东莞烧鹅道滘粽、藤椒蛋黄鲜肉粽、腊味花生粽以及发芽糙米粽、道滘蚝豉裹蒸粽、素食粽、迷你道滘粽。大胆创新的潮流“粽”艺,让每一款粽子都凝聚着道滘人的智慧与情怀。

  在日前启动的广东省“百县千碗”暨2025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上,现场的粽子集市40余个摊位展现了“道滘粽”传统经典款与创意新品。据统计,双黄咸肉粽、枧水豆沙粽稳居销量榜首,黑松露鲜肉粽、烧鹅粽等新奇口味吸引年轻食客驻足,迷你粽子更成为亲子家庭首选。香港游客陈先生品尝粽子后情不自禁感叹“吃到了童年记忆”。

  引进自动化蒸煮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在道滘裹蒸粽口味推陈出新的同时,该镇的粽子厂家还主动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的蒸煮设备,提高产能。

  在佳佳美生产车间内,记者透过玻璃现场观摩了手工包粽、自动化蒸煮与无菌包装全流程,全面了解该企业“非遗技艺+标准化生产”的融合模式。

  车间里的包粽阿姨手速尤其让人点赞,每人平均40秒便可完成1个粽子,企业日产量可达10万个。作为道滘镇粽子产业的龙头企业,佳佳美今年的市场表现相当稳健。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粽子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延续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东莞市御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御海食品”)去年刚成立,该企业负责人陈子华说,以前是作坊式生产,临近端午总是订单量增大,产能跟不上。御海食品今年新上了高压蒸煮设备,现在正处于赶货期,两小时可以蒸煮出约3000个粽子。

  “包粽子的手艺,目前没有机械可以替代。”聚上品负责人刘燕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随着规模逐步扩大,企业引入智能化蒸煮设备,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

  拥抱新趋势深化数字化运营

  “工厂通过上线新设备,近20道工序实现了自动化,同时在做粽子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佳佳美总经理叶建均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推进非遗标准化、数据化,就是通过分析,利用这些数据,把“道滘粽”传统口味以数据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其品质达到恒定状态,助力“道滘粽”实现产业化。该企业去年上榜首批“广东老字号”榜单,抢先“上数”正是道滘粽子工厂拥抱创新的又一生动缩影。

  在记者实地走访过程中,聚上品负责人刘燕辉详细介绍了企业从传统作坊到全产业链布局的转型历程。他称,企业坚持从源头把控食材品质,自建种植基地与生猪分割场,优选本地糯米和当日宰割的土猪肉,目前企业粽子日均产量达1万余个,端午前夕订单量已接近百万个,但手工裹粽、足时蒸煮的核心流程始终未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他认为道滘粽要突围出圈,“既要坚守传统工艺,也要主动拥抱新趋势。”

  面对直播电商趋势,聚上品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组建了直播团队,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传播裹粽技艺与文化。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运营,推动道滘粽从节令食品向日常消费场景延伸。

  “对道滘粽来说,节假日气氛浓,节点旺销比较明显。”美嘉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鹏说,道滘裹蒸粽在线上还没有像一些外省粽子大品牌那么厉害、那么火,但在镇政府的引领与支持下,企业也在走线上销售这条路子,一点一点来,这也是品宣的一个途径,尽管目前销量主要来自线下客户。

2025-05-23 04:23 点击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