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上周港股跌10.09%
3月31日至4月4日
上周恒生指数一周跌2.46%,恒生科技指数跌3.51%。
小米集团-W港股上周累计跌10.09%,上周总成交额942.86亿港元,截至上周收盘,港股股价为45.90港元,市值为1.19万亿港元;港股本月累计跌6.71%,今年累计涨33.04%,近52周涨195.37%。
【公司对比】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最新价上周涨跌幅本月涨跌幅今年涨跌幅52周涨跌幅
MSFT 微软 359.84美元 -5.01% -4.14% -14.63% -15.44%
AAPL 苹果 188.38美元 -13.55% -15.19% -24.77% 11.09%
BB 黑莓 3.01美元 -23.21% -20.16% -20.37% 6.74%
02038 富智康集团 0.89港元 0% -1.11% -3.26% 83.51%
02382 舜宇光学科技 69.65港元 -4.39% -2.38% 1.16% 82.57%
01478 丘钛科技 7.03港元 -9.99% -5.38% 8.49% 128.99%
01810 小米集团-W 45.90港元 -10.09% -6.71% 33.04% 195.37%
00285 比亚迪电子 37.10港元 -10.71% -7.94% -11.77% 37.41%
02018 瑞声科技 41.35港元 -12.58% -12.21% 10.27% 60.89%
【相关新闻】
雷军停更5日来首次发声:小米创业已走过15年,会继续努力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停更5日来,今日首次发声。他表示,“今天,小米的创业路已走过了15年。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美力科技(300611):公司与小米汽车积极交流中,尚未有产品供货
美力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积极交流中,尚未有产品供货。
雷军发布《致所有关心小米SU7事故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小米:假的
小米SU7高速碰撞燃爆事件继续发酵。4月2日,一篇以雷军之名的《致所有关心小米SU7事故的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在网上传播,信中提到了事故的善后工作包括承诺探寻真相、反思与行动、透明化沟通,以及用十年坚守兑现安全承诺等。其中提到,如果调查车辆存在问题,将立即停止相关车辆销售并无条件召回已经销售车辆;雷军将个人捐资1亿元成立“新能源汽车生命守护资金”,以及联合宁德时代(300750)启动“极端碰撞断电技术”联合攻关。但是很快,有业内人士称这个截图为假,发布者为一个资深车评人,他删除了该图并表示“那个图是假的,抱歉”。记者联系到小米,小米方面回应称此为假消息。目前,小米官微和雷军个人微博并未发布上述信息。4月1日晚间,雷军曾发声表示“将站出来”解决问题。(证券时报)
小米客服回应:SU7电池双供应商随机装 事故车电池待查
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起火致车上3人遇难的事故引发关注。4月2日上午,记者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询问小米SU7搭载的是什么厂家生产的电池。客服人员回应称,小米SU7分为标准版,Pro版以及Max版。其中标准版搭载的是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两种电池混装的,是随机安装的,车主在购车时不能选择。”前述客服人员补充道,Pro版以及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致电弗迪电池官网上查询到的公开电话,即比亚迪(002594)客服中心热线。当记者询问涉事车辆搭载的是否为弗迪电池,客服人员回应称:“不是业务部门是查不到此类信息的”。比亚迪客服人员表示,相关问题需咨询电池厂的工作人员,但电池厂家并不对外联系,会帮忙反馈问题并让记者等待后续回电。 (澎湃新闻)
宁德时代回复小米SU7事故:不是我们的电池
有投资者在互动易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不是我们的电池。
小米集团ADR目前跌6.7%
小米集团ADR目前跌6.7%,暂报29.51美元。
雷军回应安徽SU7事故:无论发生什么 小米都不会回避
4月1日晚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回应安徽SU7事故,内容如下: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澎湃新闻)
小米汽车官方回应“SU7爆燃致3死”事故
针对安徽事故,小米汽车在官微上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关于车辆发生事故后为什么会起火,小米汽车表示:“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目前仍在调查中。基于目前已知情况,我们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关于事故后车门是否能打开?小米汽车表示:“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东易日盛(002713):小米科技完成减持1%公司股份
东易日盛公告,公司股东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419.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减持后,小米科技持有公司股份1680.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1%。
安徽铜陵市已就小米SU7事故成立工作组
据曝光于网络的视频及图片显示,3月29日深夜,安徽一新能源车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另有被烧毁的车架显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车头已经基本全毁。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就网传“安徽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做出回应,并通报了事故细节。据铜陵市交通运输局消息,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铜陵市已就此次事故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红星新闻)
小米通报SU7高速事故 专家称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
小米官方4月1日午间发布声明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目前还需等待警方具体调查结果,根据小米现有说明来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包括美国)已发生多起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典型案例,这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首先,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车也会发生),但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通过方向盘自动转向等技术,容易在长时间高速行驶中让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理论上驾驶员只需及时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车辆控制系统已非完全人工操控:传统车辆由驾驶员直接控制油门/刹车,而智能汽车的操作往往需经过预控制器(或决策系统)的计算后执行指令。第二,技术不成熟性:软件系统复杂度极高,存在潜在风险,且数据来源于车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为事故调查的主要依据。 (澎湃新闻)
小米公布SU7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细节
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发文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碰撞发生后,我们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此后,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同时,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我们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我们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
多方回应小米SU7高速上碰撞爆燃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3月29日晚,在安徽铜陵德上高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员伤亡,涉事车辆系小米SU7。 4月1日,记者从铜陵市枞阳县政府办公室获悉,该起事故造成3人身亡。4月1日上午,铜陵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起事故属于单方责任事故同时是道路交通事故,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它(交警支队)之前在事故发生之后,给我们报过这个情况,当时我们就了解了,它属于单方的,交警那边已经确定是单方的交通事故”。 网传信息显示,该起事故系汽车撞护栏后自燃。 据南方都市报稍早时候报道,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大河报)
小米回应SU7高速上碰撞爆燃
针对小米SU7被曝“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4月1日,小米汽车客服人员回应称,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赶赴现场,会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还原调查,协助家属处理后续情况,将根据后续实际调查情况在官方渠道公布。(南方都市报)
小米集团:2025年3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9000台
小米集团:2025年3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9000台。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我们有信心达成350000台全年交付目标。
小米汽车门店3月新增15家,4月计划新增33家
小米汽车公布开店新进展,3月新增15家门店,全国65城已有235家门店,4月计划新增33家门店;预计新增覆盖保定、汕头等7座城市;截止3月31日,全国已有127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75城。
雷军:小米汽车3月新增15家门店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消息,小米汽车3月新增15家门店,全国65城已有235家门店;截止3月31日,全国已有127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75城。4月计划新增33家门店,预计新增保定、德州、德阳、汕头、湘潭、柳州和马鞍山等7城门店。(新浪财经)
小米集团:配售8亿股股份筹资约425亿港元
小米集团公告,配售事项已于2025年3月27日完成,合共8亿股配售股份按每股53.25港元的配售价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独立第三方承配人。由于完成认购事项的所有条件均已达成,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按相同价格向卖方配发及发行8亿股认购股份。认购事项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5亿港元,拟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一般公司用途。配售事项及认购事项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251.16亿股增加至259.16亿股。
美的回应清仓小米股票
美的集团(000333)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出售9.02亿元小米集团股票,并彻底清仓。31日上午,美的集团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属公司正常投资操作,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在被问及是否与业务战略调整有关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关系,业务还是ToC与ToB并重发展”。(中新经纬)
小米汽车新工厂选址未定,但扩产刻不容缓
小米造车在流量和销量双重加持下,不得不考虑将重心向产能侧倾斜,这是制造行业的根基所在,也是外界衡量小米汽车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SU7 Ultra开售两小时完成此前大定破万的年度目标后,雷军最新宣布将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提升至35万辆,意味着品牌的生产压力进一步提高。小米汽车新增工厂扩产的消息频传:一则传闻称,紧邻北京小米汽车工厂二期的地块疑为其汽车工厂三期;另有一则流传度颇广的市场信息指出,小米汽车预计在武汉建设全新制造工厂。(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