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0月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落下帷幕。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这次大会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那么,这个事关人类未来福祉的重大会议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世界?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是一场高规格的国际重大会议。参会代表围绕“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开展高层政治对话,为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谋划蓝图。
在10月13日部长级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昆明宣言》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昆明宣言》承诺,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主流化”是《昆明宣言》的一个关键词,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国家或者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当中去。它是针对过去生物多样性履约问题开出的“良药”,也是未来的行动宣言。《昆明宣言》作出了17项承诺,其中包括各国政府继续合作推动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纳入或“主流化”到决策之中,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积极完善全球环境法律框架。
“变革”是《昆明宣言》的另一个关键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此次大会主要成果,《昆明宣言》由中方起草,收集到了近400条意见最终形成,是联合国多边环境协定框架下首个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政治文件,这是生物多样性治理理念上的一次变革,也凝聚着各方的共识。
《昆明宣言》还呼吁各方应采取行动,响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号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兼顾保护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
《昆明宣言》表达了缔约方对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中方作为引领者知行合一。中国在实践中依托“生命共同体”凝聚共识,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调保护和发展。今年亚洲象群北上南归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在中国,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就在人们细心守护亚洲象群的同时,同样生活在云南的亚洲象的“老乡”绿孔雀也得到了精心的保护。
绿孔雀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分布在云南元江流域。据2014—2017年的全国摸底调查显示,当时仅存不到500只。由于种群数量稀少,对绿孔雀的研究也非常少。
为了加强对绿孔雀的保护和研究,玉溪市在绿孔雀栖息地叫停了一处在建水利项目,并在栖息地布设了红外摄像头。同时,通过有机肥种植庄稼、建立绿孔雀共管保护小区、建设生态廊道等各种措施,保护绿孔雀野外种群数量。在野外加紧保护的同时,2019年云南省启动绿孔雀人工繁育项目,成功繁育孵化出了下一代。
大会上中方宣布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为践行《昆明宣言》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除了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其中的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制度,考虑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利用,可以同时实现气候、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治理目标。
这次会议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是为期两天的生态文明论坛。来自全球各国、各领域的代表,围绕“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主题进行对话交流,分享智慧,达成共识。
论坛的重要成果是发布了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联合倡议。倡议呼吁各方应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建万物和谐的世界。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我们要把永远的微笑留给她。正如这次会议上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靠单一措施、单一行动、单一国家、单一组织实现,必须综合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作用,解决生物多样性恶化的局面,这需要包括各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力量都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才能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让我们共同期待计划在明年召开的第二阶段的会议达成预想的效果。万物共生,地球母亲才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