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代表谁的心:盘点中外电影的月球美学

首先,祝愿各位朋友中秋快乐!

古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绝美诗句,今有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人类的一大步”。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和玉兔捣药;古希腊神话中,也有美丽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明月当空总是会激发我们无限的遐想,成了很多神奇故事发生的舞台。在大银幕上不乏人类对月球的畅想。

时值中秋,让我们一同来盘点大银幕上的月球身影,而且在东西方电影人的演绎之下,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手法,月球又焕发出不同的美感,或而承载幻想,或而了光怪陆离,或而寂寞冷清,或而神秘未知。

【第一部分】西方视角下的多彩月球

西方电影中,关于月球的演绎总是脱离不开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月球是浩瀚宇宙中的梦想之源,承载着无数人对探索宇宙的起点。

幻想之美——梅里爱的魔术狂想《月球旅行记》

法国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1902年的幻想作品,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早的科幻电影之一,在其笔下,月球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对月球的幻想色彩,而梅里爱自身的美学特色,又为电影赋予了独特的色彩。

电影改编自取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故事不再赘述,影片成功地创造了一些彼此非常协调并充满幻想色彩的服装和布景,并利用蒙太奇技术和特技手段成功地表现了炮弹飞向月球以及在月球表面降落等场面、月球表面和内部景像也表现得蔚为壮观。

梅里爱镜头下光怪陆离的月球

乔治·梅里爱本人就是一名魔术师,他喜欢自然光线构图,在该片中大胆尝试了叠影、淡入淡出等当时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台特效,将当时所不为人知的月球用缤纷的想象展示出来。慢动作摄影使小仙女的舞蹈像在空中飞翔,多次曝光、叠化等手法表现了奇异的月球土著被击打后爆炸的影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梅里爱本人在舞台解构下对色彩的迷恋,可惜当时在黑白影像技术的年代是无法展现的。但自2011年,影片的彩色完整修复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让观众充分体会到片中色彩的铺张,对服饰道具充满幻想色彩的运用,汇成了一部充满视觉美感月球狂想曲。

荒凉的壮阔——汤姆·汉克斯致敬《伟大的荒凉》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之后,月球在大众眼中并不那么陌生了。但我们关于月球的畅想一刻也没有停过。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制作的《伟大的荒凉》是2005年一部3D IMAX纪录电影,经过电脑制作的镜头,加上插播的资料片断,为我们还原了月球的真实的一面。

3D技术下,还原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月球

在10年前,3D IAMX技术还未得到广泛的普及,在这部长达40分钟的电影中,制片人汤姆·汉克斯邀请美国航天局的技术顾问对月球进行了详实的描述,一张张照片和立体的宇航员在眼前飘来飘去、飘起的灰尘和扑面而来的陨石。“那么远那么近”的月球在全新技术下几乎与我们咫尺天涯,另一个世界的影像波澜壮阔,1969年之后,月球表面再没有留下人类的足迹,但我们的想象力,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神秘美学——库布里克超神幻化《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很复杂,文化宗教、科技恐惧、人类起源、难懂的意识形态和哲学观,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太多,电影要说的内涵也太多。也许很多观众觉得很闷看不懂,但里面关于宇宙、空间的无限,人类渺小的对比,这一点大概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

库布里克的太空歌剧

在《2001太空漫游》中,电影关于月球阐述代表着人类在近未来对月球的开发一向,人类已经在月球设立了为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前哨基地,从地球到月球的旅程也变得像乘坐飞机一样平常。影片中的月球已经被充分开发,基地内外的设施也有着1960年代科幻影片中那种兼具古典和现代的夸张韵味。然而微尘一样的人类的渺小和脆弱宇宙中被放大至极致,在月球上被发现的那块充满着隐喻意味的黑色石碑是全片的一处亮点,人类在无法理解的存在面前再次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孤寂的身影——邓肯·琼斯的《月球》情怀

英国电影总是会带有那种现实的庞杂,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在英国导演邓肯·琼斯的处女作《月球》中,孤寂的月球给人的感觉却分外压抑,仿佛坟墓。

静寂的月球,冷冷的背影

由于电影发生在空旷的月球,电影的气氛也就像冷冰冰的月球表面一样,充满了肃杀的冷色调。由气氛带动起来的主题更是由内向外散发出一种寒意。其实细想一下就能明白,在月球的独立空间里,克隆人的出现不受到地球上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两个山姆在这个地方真的算是一根线上的蚂蚱。

当故事把真相的外衣一层一层剥离之时,这个不算意外的现实摆在片中人物和观众面前是绝对值得深思和回味的。仔细品味一人电影最后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主人公来说,是那么的黑暗和绝望,观众似乎也被感染并带入了月球表面那无声的静寂中。

恐怖的阴影——登月计划真与假《阿波罗13 &18号》

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阿波罗13号》中,虽然几位主角没有最终登陆月球,但当飞船划过月球表面时,三人隔窗而望,那句“太美了”代表着人类的敬意。而在另一部同样题材的作品中,伪纪录片《阿波罗18号》,月球却是另一番景象。

伪记录镜头下,美国当年登月计划被质疑为虚构

在这部虚构的电影中,美国宇航员登月后遭遇离奇生物的袭击——那些可以伪装成石头模样,会攻击人类的蜘蛛状生物。电影用伪记录的手法,充满颗粒感并不断晃动的画面,在镜头前一闪而过的蜘蛛生物,黑白色的环形山宛若史前生物的巨口,面床破裂的宇航头盔,这些画面都让观众们产生了心理上的压迫感,也营造了一个与众不同充满了恐怖气息的月球。

【第二部分】东方视角下的奇异月球

在当代艺术影像中,东方电影人对月球的展现大多是在东方神韵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科技灵感,进而幻化出别具一格之色。这类影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在国内视觉系导演彭宥纶的影像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片段。

科技美学——新锐导演的太空梦

在当代艺术影像中,东方电影人对月球的展现大多是在东方神韵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科技灵感,进而幻化出别具一格之色。这类影像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在国内视觉系导演彭宥纶的影像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彭宥纶以舞台视觉出身,在电影中对画面构图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却又彰显自己对构图和镜头的独特理念,在这名导演的镜头语言下,随处可见的便是太空影像。

比如在最近的李宇春演唱会宣传片中,她让李宇春戴上了太空头盔(此前,华晨宇在《卡西莫多的礼物》中似乎戴的也是同一个)。

在《爸爸去哪儿2》的MV中,让萌娃在月球上蹦蹦跳跳,将太空影像糅合到现实画面中,是个人太空梦想的风格化体现。

东方魔幻色彩与西方科技感的结合

说到风格化,她对月球的展示正代表着东方美感与西方科技质感糅合的理念,在空旷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深邃的黑色太空与浅白色月球主色调,浅暖色近景搭配背景的冷色调,细腻而精致的简约主义搭配了夸张而飘渺的解构风格,乃是西方科技主义的精髓。

这种镜头语言凸显了月球与外太空的梦幻本色,带着隔世的缤纷。

广寒仙宫——神话故事与嫦娥

在东方神话故事中,古代人心目中神仙的居所都是巍峨华丽,一水儿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气质,月球上的广寒宫是仙境般的所在。嫦娥带着宠物玉兔在蟾蜍所化的清冷宫殿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偶尔还接待一下过来打秋风的妖怪猴子和猪八戒。

青烟萦绕的楼亭阁宇,流传着嫦娥的传说

神话想象和真实场景自然相差甚远,但“广寒宫”的名字却代表了这处清静所在,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嫦娥奔月》,在青烟萦绕的楼亭阁宇中,或许用五代诗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的描述最具代表性:“明皇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这也造就了在东方文化色彩下对月球影像化体现中的独特风格,带有东方梦幻韵味与科技美学的糅合。

【结语】月球漫步——人类的阿尔忒弥斯

月球,一个承载无数人幻想的地方,当我们在月上中天之际仰望夜空,重温这些电影精彩片段时,会发现月球是电影人创作的上佳道具。就像是一杯醇酿,又是一剂毒品,它让你甘之如饴,又让你为之上瘾,可是,你止得住自己莫名的贪杯吗?

《ET外星人》经典一幕永存影史:

《超级无敌掌门狗:月球野餐记》中,主仆二人登月后发现遍地都是奶酪,月球上布满了高低起伏,或圆或尖的奶酪山,堪为奶酪爱好者们的视觉之旅。

《卑鄙的我》中的“神偷奶爸”,放弃了周密的盗月计划,只为与领养的三个孤儿共享温情时光。

《钢铁苍穹》中纳粹在月球建立的阿纳海姆军事基地,《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的月球背面是霸天虎的秘密基地。

已故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其创造的“月球漫步”舞步轻盈游滑,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舞者有不受地心引力又或惯性的错觉。也是人类想象力脱离地心引力的象征,让无数的灵魂创造了无数的审美月球影像。

2024-12-31 18:59 点击量:10